近日,國家統(tǒng)計局陸續(xù)發(fā)布了2012年全國固定資產統(tǒng)計數據。水泥產量的增長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發(fā)展趨勢密切相關,解讀投資統(tǒng)計數據,掌握投資結構現狀和發(fā)展變化趨勢,有助于把握水泥工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。
水泥產量將低速增長
2012年,全國水泥熟料產量13.4億噸,比上年增長1.5%;水泥產量22.1億噸,比上年增長5.7%。
2008年因金融危機,當年水泥產量僅增長4.3%,2009年的“四萬億”投資,促使200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剔除投資價格因素的年實際增長率高達33.2%,帶動全國水泥產量保持了持續(xù)3年的快速增長,全國水泥產量在2009年、2010年、2011年分別增長了16.1%、14%和11.4%,2012年水泥產量增速比2011年回落5.8個百分點(見圖11)。目前,全國水泥總量已經達到20億噸以上,每增長5個百分點,全國水泥總量就能凈增1億噸以上。2012年,全國水泥銷量約21.3億噸,比上年增長4.4%,銷量增速低于產量增速,全年水泥產銷率為96.4%,是2005年以來最低水平。
水泥產量、投資、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率
2012年,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回落到7.8%,是1999年以來的最低點,標志著國民經濟一個發(fā)展周期的結束。隨著國民經濟進入轉型升級階段,今后只要不出現類似“四萬億”投資的拉動刺激,毫無疑義水泥工業(yè)已進入產量低速增長階段。
從歷史上看,2003~2007年,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剔除投資價格因素的年實際增長率在20%以上,水泥年產量增速在10%以上。1997年年末,亞洲金融風暴以后的6年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,全社會投資年實際增長率在20%以內,水泥年產量增速在5%左右(見圖11)。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實際上在2011年已經顯露下滑征兆。2011年,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剔除投資價格因素的年實際增長率已經下降到15.9%,2012年水泥產量增速的下降,正是投資增速回落的反映。